菜单
一、什么是成本价值链分析?
成本价值链分析(Cost Value Chain Analysis)是一种管理会计工具,用于识别、分析和评估在组织的价值链中产生的成本。价值链是指一个组织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给客户的整个过程中,为创造产品或服务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通过分析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可以发现成本节约和提高效率的机会,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
个人见解:一个掌握成本价值链分析的人,是最有可能成为CFO的人才。
成本价值链分析的主要步骤如下:
- 确定价值链活动:首先要识别组织的主要价值链活动,例如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市场营销等。
- 分析成本:对每个价值链活动进行成本分析,识别各环节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管理成本等。
- 评估价值:对每个价值链环节的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哪些环节为组织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哪些环节可能导致成本浪费。
- 寻找优化机会:通过对价值链成本的分析,找出可以优化的环节,例如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物流成本等。
- 实施改进:针对发现的优化机会,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将其实施,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价值。
- 监控和调整:实施改进措施后,持续监控价值链的成本和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组织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要掌握成本价值链分析,需要一个懂业务、懂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的人才。
业务:研、产、供、销、品、人力、信息、设备、财务
成本核算:成本归集与结算、成本分摊(各项成本在各个成本对象里面进行分摊,常见方法:作业成本法)
二、价值链成本分析的意义
以往在IT领域,都有一个困惑。IT是服务部门、费用部门,如何体现IT的价值?所谓的降本增效、所谓的经营分析,又如何开展呢?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吹水佬”?价值链成本分析对每个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以便找出可能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加价值的机会,通过可量化的直接产出,将IT服务型部门向决策牵引型部门转变。
个人认为:一个熟悉业务,熟悉价值链分析,精通IT管理的人才,在未来才会不被淘汰。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成功上线实施过金蝶云星空、用友NCCloud。要做好价值链分析,首先必须做好业财一体化。ERP的核心(三流合一):实物流、系统流、账面流。
在实现业财一体化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即三流不合一:
- 账套设置问题:例如单位设置不正确。例如入库是一箱,但是领用是一件。例如计量单位的小数点位
- 人为错误:人员没按照流程做,管理规范问题
- 流程不合理:出入库单缺失,业务场景记录缺失
三流合一也可以看作:物料出入库(实物流)对应系统单据(系统流)对财务一个凭证(账面流),如图所示:
这里有一个名字定义:
库存商品:企业为出售目的而购进或生产的商品
存货: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和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
下面我们结合一张图来讲解什么是成本结转和成本分摊
成品结转:将产品的三大要素(料工费)按一定的口径归集到成品的生产中,随着产品的生产到销售,转到销售成本。
成本分摊:把间接成本分摊到各个成本对象的过程,例如水电气、制造费用:机器折旧、后勤部门、联合成本,常见的方法:作业成本法、吸收成本法。
联合成本中,包括了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共同资源,例如生产车间租金、机器设备折旧、人力资源、电力、水源等。联合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或产量进行成本分摊,另一种是按照各产品或服务的相对市场价值进行成本分摊。
成本分摊的常见,成本归集的维度看分为以下三种:
- 成本性态方面: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吸收成本法、变动成本法
- 效率考核层面: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实际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 产品形态层面:半成品和产成品:分配成本法、分步成本法
成品分摊是比较困难,容易导致成本失真
例如:某个公司同时生产产品A和B,5月份一共发生间接成本100万元,已知当月A和B的产量为50万个
传统的成本分摊方法(按产量分摊):
- A的单位间接成本:50万(100(50/100))
- B的单位间接成本:50万(100(50/100))
使用作业成本法:假设该100万的间接成本为设备安装费用,A产品安装9次,B产品安装1次
每次安装的间接成本:10万元。
- A的单位间接成本:9【次】10万【元/次】/产量50万=1.8
- B的单位间接成本:1【次】10【元/次】/产量50万=0.2
如果A和B的售价均为10元,单位成本6元,人工均2.5元
A的利润=10-6-2.5-1.8=-0.3(亏本)
B的利润=10-6-2.5-0.2=1.3(盈利)
如果用传统分摊法,总盈亏都是1。
结合上面的例子:对财务会计而言,总成本和利润并不影响,但对管理会计而言,必须反应客观事实,使用传统成本分摊,会导致成本失真。
那么如何避免成本失真呢?
- 能不分摊尽量不分摊,尽量直接对应到成本对象的原则
- 如果必须要分摊,遵循:因果关系(作业成本法)、合理分摊(按工序按比例)、公平分摊、必须遵循分摊后能承受即不为负
为什么固定成本尽量不要摊?固定成本惹的祸
首先我们先理解一下什么是固定成本,什么是可变成本?
- 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可变成本是指随着生产量或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当生产或销售数量增加时,可变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反之,当生产或销售数量减少时,可变成本也会相应减少。可变成本通常与生产或销售的直接物料、直接劳动等有关。例如,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工资等。
- 固定成本(Fixed Cost):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与生产量或销售量的变化无关,基本保持不变的成本。即使生产或销售数量发生变化,固定成本也不会立即发生变化。固定成本通常与企业的管理、设备、设施等有关。例如,租金、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等。
举例子:例如房地产公司发传单:传单的成本5毛,人工成本是2毛。因为这个与产量无关(卖房)所以是属于固定成本。
为什么说固定成本会惹祸?下面我列举一个例子
例如上面分摊的例子,按产量分担后,导致成本失真
再列举一个例子
该公司销售80个,每个售价100且发生可变期间费用200和固定期间费用600,以下是各自的损益表
通过这个表格,清晰看出吸收成本法和可变成本法最终的利润会不一致。原因在于固定间接成本在吸收成本法时分摊在存货(销售成本是:销售出库后,借销售成本贷库存商品),即部分成本在存货中还没销售。
综上以上的两个例子得出固定成本惹的祸
- 1.固定成本会使产品报价失真:固定成本占比高、成本加成计价
- 2.固定成本破坏价值链运用失误:
- 3.固定成本人为操控利润(通过堆积库存、控制销售操控利润)
- 4.固定成本使得考核失真
- 5.固定成本使得产品盈利能力分析失真
如何避免因固定成本引起的祸,可以引入边际共享,如下图所示: